11月会进入立冬和小雪节气,气温迅速下降,梨树开始落叶,相继进入休眠期。此阶段的管理核心是为梨树安全越冬筑牢基础,同时为来年树体生长、开花结果储备能量。因此,需重点抓好果园清理、树体防寒、封冻水浇灌、整形修剪等工作。
秋施基肥是果树全年施肥的“重中之重”,需优先落实。为确保施肥效果,需加快进度,务必在11月上旬前完成施肥工作。此时土壤尚有余温,果树根系仍具活力,能保障根系吸收效率,为树体越冬和来年萌芽积累养分。
二、彻底清理果园
1.彻底清除“病源载体”:及时捡拾园内僵果、病虫果,刮除枝干上的轮纹病、腐烂病病斑,以及藏有虫卵的粗老翘皮与裂缝,将所有清理物带出园外集中销毁或深埋,避免病菌残留。3.结合修剪“清枝洁园”:在修剪过程中,同步去除病虫枝、枯死枝,移除园内死树;修剪结束后,清扫园内落叶、残枝及杂物,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,保持果园清洁。
三、多措并举防寒
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降温前提前部署防寒措施,增强树体御寒能力,确保安全越冬。1.及时灌水:降温前及时对果园进行灌水,可以适量加入根腾微生物菌剂,可填充土壤空隙,低温时土壤表层结冰形成“保温层”,有效阻挡冷空气侵入,强健根系,为根系营造温暖稳定的环境,预防冻害发生。
2.树干涂白:兼具防寒、防日灼、防虫、防病多重作用,是秋冬季护树关键措施。一是涂白剂配方:生石灰20斤、石硫合剂原液2斤、食盐2斤、动植物油1斤、水60斤;二是配制要点:先将生石灰充分熟化,加入油脂搅拌均匀,再加水调成石灰乳,最后倒入石硫合剂原液与盐水搅匀,确保溶液细腻无颗粒;三是操作规范:重点涂抹距地面1—1.5米的树干及主枝基部,涂白厚度以“均匀覆盖树皮、不露出底色”为标准。
3.树干包扎:用塑料布、秸秆、苫布或草帘等材料,缠绕树干主枝以下部位,形成严实的“保温层”,提升树体御寒能力。
4.喷施防冻药剂:降温前1—2天喷施磷酸二氢钾、氨基酸钙、流体硼、芸苔素内酯、复硝酚钠与红糖的混合液,可提高枝条细胞液浓度,增强细胞抗冻性。5.根颈培土:根颈是树体最易受冻的部位,在低温来临前,围绕根颈周围培筑直径30—40cm、高度20—30cm的土堆,可有效阻隔低温侵袭,提升根系抗冻能力。
四、科学整形修剪
梨树落叶后15天左右即可进行修剪,可持续至翌年萌芽前,需遵循“旺树早剪、弱树晚剪”原则;当气温低于-10℃时暂停修剪,避免枝干因修剪造成冻伤,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。冬剪核心重点围绕“控高、疏密、开张、复壮”展开,控制树高防徒长,疏除过密枝通光照,开张枝条角度平衡树势,回缩衰老枝组促更新,旺树多疏少截、弱树多截少疏、幼树轻剪多留枝,打造“骨架牢固、主从分明、枝组均匀、通风透光、树势稳健”的树形。
1.密植梨园修剪:主推“圆柱形”树形,修剪时采用“三看定剪法”。一看树头,控高换头防上强:树高控制在3—3.5米,树头过高需在合适分枝处换头,同时疏除枝头周围的竞争枝、直立枝,避免顶端优势过强;二看中心干,疏枝留橛促新枝:疏除中心干上过低(60公分以下)、过密的枝条,以及粗度超过中心干1/3的大枝,疏枝时留10—20公分短橛,短橛上的隐芽可萌发新枝,以利后续枝组更新;三看枝头,单轴延伸调枝组:枝组保持单轴延伸,根据枝条长势与空间灵活调控,空间充足的强旺枝可拉枝缓放促花,空间小的弱枝回缩复壮,更新结果枝组时需遵循“去大留小、缩放结合”的原则。
开心形(三挺身):无中心干,树高一般控制在3米以下,基部着生3—4个主枝(以3个为主),主枝基角50—60度,腰角60—70度、稍角50—60度,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。此树形骨架牢固、通风透光好,管理便捷、果实品质佳,是当前传统果园生产中主推的高效树形。
五、浇足封冻水
封冻水是全年最后一次关键浇水,既能增强树体防寒抗冻能力,又能促进基肥缓慢分解吸收,助力花芽分化,提升树体营养贮藏量。
1.最佳时间:一般在11月下旬小雪节气后,土壤进入“夜冻昼消”阶段(即夜间地表浅层结薄冰,白天冰层自然融化)。此时浇水既避免过早浇水导致的土壤湿度过高、根系缺氧,又能防止过晚浇水后积水结冰、冻伤根系。2.浇水要求:以大水漫灌为宜,确保土壤湿润深度不低于60cm,足量水分能填充土壤孔隙,以水蓄温、以水保墒,增强树体抗冻、抗旱能力,同时促进基肥溶解与转化,为来年春季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基础。
综上,11月的果园管理是为梨树安全越冬和来年丰收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。果农们应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,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,以实现果园的高产、稳产和优质生产。